学院要闻

不断推进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第五届“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全国学术研讨会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20  阅读次数:

11月19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第五届“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长安大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和学术期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学者300余人,聚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的时代课题,为不断推进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汇聚思想智慧。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当代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长安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彪晓红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交互、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正进入智能时代、数智时代。信息技术不仅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在此背景下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与传播,对我们理论工作者是一项非常有价值意义的工作。彪晓红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够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的前沿问题、重大难题、热点议题等展开充分交流,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献计献策。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伍安春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和“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的论述,为我们推动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希望与会学者通过学术交流汇聚思想智慧,为推进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建言献策。

深刻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当前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新生认为,稳固世界观和明晰方法论的形成,是理论发展成熟和理论有效指导实践的重要标志。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自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掌握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抓住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持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作用于现实的方法论。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

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需要整体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内在逻辑及其重大意义。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永贵认为,“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思想品格、科学态度、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和世界眼光。这“六个必须坚持”是一个紧密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只有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更加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和中国特色,真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坚持问题导向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观点和方法。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进提出,坚持问题导向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导向,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意识、问题逻辑,这是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重要论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导向具有鲜明的逻辑结构,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要求将解决问题和理论创新结合起来。

推进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深刻理解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董慧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成果的时代创新与表达,也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独特环节,体现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彰显着唯物史观的智慧与光芒。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其思想资源与方法来源,是马克思对现代化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与反思,其前提条件与实践根基,一方面是历史走向世界历史,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选择与政党使命。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历史自信、强大历史主动。

不断推进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要把准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的切入点。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提出,把准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的切入点,首先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从新文科建设、本硕博贯通培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深度协同三重背景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其次要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分量,在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的政治分量、理论分量、实践分量和历史分量上下功夫;最后要描绘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的色彩,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具备鲜明的专业特色、团队特色、区域特色和技术特色。

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时代要求,要着力夯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吉发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一般性与中国化时代化特殊性的二维统一,遵循“实践逻辑→时代精神→思维方法”的生成逻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其中,“人民至上”的价值坐标体现了“人民历史观→人民实践观→人民价值观”的方法论逻辑;“自信自立”的主体定力体现了“自信历史观→自立实践观→能动主体观”的方法论逻辑;“守正创新”的进取精神体现了“立足正道观→创新驱动观→文明发展观”的方法论逻辑;“问题导向”的矛盾思维体现了“活动定向观→矛盾思维观→实践聚力观”的方法论逻辑;“系统观念”的大局意识体现了“事物联系观→全面协同观→战略思维观”的方法论逻辑;“胸怀天下”的人类情结体现了“人类世界观→天下大同观→命运与共观”的方法论逻辑。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在实践上要求以系统观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庆邮电大学原党委书记徐仲伟表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系统观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一是要坚持胸怀大局,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二是要着眼发展大势,统筹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三是要增强协同联动,处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四是要强化统筹兼顾,协调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本次会议为期一天。在上午7位专家的特邀报告后,与会学者将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内容新发展等主题展开分论坛研讨。

会议由长安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主办,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安大学)、重庆市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协会承办。

中国社科网:http://www.cssn.cn/zx/bwyc/202211/t20221119_5565301.shtml

上一条:【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各党支部联合校内党支部组织开展 “学思践悟二十大”支部“云”共建活动 下一条:西安交通大学周延云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关闭

微信平台 常用电话 QQ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