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搞活、搞实,取得实效,全面提高教研部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科学理解,发挥德法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7月1日至7月4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教师及支部党员于中国共产党第102个生日之际,奔赴内蒙古,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视察之路,开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主题教育研修活动。
2023年6月初,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当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恢复等情况。德法教研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视察之路,开展了为期4天的主题研修活动。7月1日上午,教研部一行抵达内蒙古巴彦淖尔。第一站前往“万里黄河第一闸”——磴口县三盛公水利枢纽。该工程是以灌溉、防洪、发电、供水、交通为其主要功能,正是这个新中国最早建成的亚洲最大低水头平原的水利工程,把往昔的河套荒漠变成了现在的河套粮仓,巴彦淖尔人以自己的实干精神和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现代农业生态思想真实地展现在河套平原上。通过参观,教研部教师认识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真正的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深刻内涵及重要性,激发了教研部教师自觉、全面、深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月1日下午,教研部一行又前往巴彦淖尔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学习。一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此次研修中,教研部邀请了临河区党校校长梁鸿老师给大家做现场教学。梁校长首先给大家介绍了巴彦淖尔市黄河灌溉、农业发展及沙地治理的基本情况,然后带领大家一边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华临场的路线,一边详细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北生态工程建设的殷切关心。教研部老师在现场看到新华林场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巨大转变中,从以前林场及周边乡镇大量的盐碱地到今天的万亩林地和肥沃良田有效改造中,从往昔的黄沙遮天蔽日到今天的“塞上江南”的华丽转身中,从原来的“不毛之地”终于变成了“塞上绿洲”的现实中,体会到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必须坚持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老师们表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才能避免重蹈历史错误,在民族复兴中少走弯路。
7月2日,教研部一行前往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川井苏木参观学习北疆国防教育基地。川井苏木北与蒙古国交界,有国界线184公里,是肩负着国防安全重任的塞北要镇。应教研部老师的邀请,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副镇长吕虎同志和川井苏木人武部部长刘荣同志给大家作了现场教学。首先吕虎同志介绍了乌拉特中旗的基本情况,然后刘荣同志给大家介绍了在川井苏木设立国家安全教育基地的重大意义,以及目前的建设情况,并带领各位老师参观了已经建好的场区。两位同志还带领大家参观川井苏木保留下来的上世纪60、70年代的邮电局、供销社,老师们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再一次感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所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最后,两位同志带领大家前往乌拉特草原上的风力发电场——国华电场。作为新能源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风能,其主要利用形式就是风力发电。通过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的历史变迁和国华电厂的建设成就,老师们表示,通过参观和学习,终于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科学答案。
7月3日上午,教研室一行前往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参观学习。这里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个月前考察的地方。乌梁素海是是黄河改道形成的河迹湖,也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20世纪90年代以后当地城镇污水、工业废水和农田退水排入乌梁素海,使乌梁素海水体受到污染,生态功能退化,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乌梁素海的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当地政府以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治理理念为指导,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这里已经是水草丰美、碧波荡漾、候鸟翔集。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又前来考察,强调进一步治理好乌梁素海流域,对于保障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求当地干部与群众要用心治理、精心呵护,守护好这颗“塞外明珠”,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讲解员给教研部老师详细介绍了过往污染治理的艰难过程和巨大决心,也带大家领略了今日乌梁素海惊艳的美貌。老师们惊讶于沙漠中居然有如此美丽的海子,更加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7月3日下午,教研室一行前往库布齐沙漠,内蒙古亿利库布其治沙创新探索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资本市场化产业化投资的库布其模式,推动治沙、生态、民生、经济平衡驱动可持续发展。教研室老师们一方面了解了库布齐沙漠治理取得的成就,同时也认识到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7月4日,教研室一行前往呼和浩特市,参观了昭君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以及伊利公司的研修基地——伊利健康谷。在昭君博物院和内蒙古博物院,老师们了解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切身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发展。
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教研室一行参观了伊利液态奶奶粉两个全球智造标杆基地。透过两侧玻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灌装后的一包包牛奶高速“奔跑”在生产线上,数十条生产线齐发,形成了令人震撼的“牛奶瀑布”场景。老师们纷纷感叹,如此壮观的智慧工场是伊利自觉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的成果体现,是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是科技发展改变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真实呈现,是中国式现代化工业发展的前沿展示。在这里,教研部老师深刻感受到了国有企业的现代化发展,纷纷表示这又是一节精彩的行走中的思政研修课。
四天的研修活动很快就过去了,虽然一路奔波很是疲乏,但老师们在研修的路上夯实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积累了大量的思政课素材,收获满满,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