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通过全面动员学生参与、精准指导选题规划、大力推进实践调研、系统总结凝练成果的一体化工程,构建了学院本、硕、博学生全覆盖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学院连续第四年荣获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
“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大峪新村寻党史·红色文化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获评团中央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优中获评“全国优秀团队”称号;在2022年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评“省级标兵团队”称号!
在学校暑期社会实践评优活动中,学院共有4支实践队伍获得校级“优秀团队”,3个实践成果获得“优秀成果”,3位教师获得“社会实践优秀教师”,26名实践队员分别获得“优秀宣传员”和“先进个人”。
优秀实践团队先进事迹展示
“大峪新村寻党史·红色文化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
七月以来,长安大学“大峪新村寻党史·红色文化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大峪新村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并与大峪新村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在深入探寻党史历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实践队实地考察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旧址,参观瞻仰了屋内陈设,在这些充满岁月感的陈设中,回顾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白道峪小学革命旧址的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在白道峪革命先烈殉难遗址前瞻仰祭奠,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共同聆听了94岁的退伍军人李英杰讲述红七十四师在大峪新驻军整训的故事。在感悟峥嵘往事中坚定理想信念,队员们表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在实地开展调研实践中助力乡村振兴。队员们深入稻渔种养示范基地,体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在葡萄产业生态园感受农业的发展建设,深入了解以构建“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为重点,加强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乡村发展新途径;在大峪新村进行防疫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中化身“物资配送员”、“科学防疫宣传员”、“防疫秩序维护员”;走进农户人家,面向学龄儿童、青年学生、留守老人推广普通话。在亲身调研实践中增强自身本领,队员们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实践队在中国日报网、中国教育在线、中国青年网、陕西日报、凤凰网陕西等国家级和省级主流媒体发表新闻报道69篇,利用新媒体平台大力传播大峪新村革命先烈事迹、制作主题党史宣讲视频6部,形成调研报告3篇。
“赓续红色血脉,奋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
“赓续红色血脉,奋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周银秋、李秋雨、刘永玲、惠浩喆、万佳怡、周春霖7名本科生组成。实践队成员在尚子娟老师的指导下,结合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线上集中讨论,线下扎根家乡分散调研”的形式,开展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重温了故土红色文化,深入探索家乡红色文化发展并运用专业知识提出有效建议;深刻领悟红色精神并致力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家乡发展奉献青年力量。
“寻访皮影故地·赋能红色热土”暑期社会实践队
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传承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寻访皮影故地·赋能红色热土”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陕西渭华进行实践调研。实践队前往渭华起义纪念馆,通过聆听讲解员宣讲、与馆内工作人员交流,对渭华起义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现状、红色旅游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访谈全国模范退伍军人”、“华山脚下的守墓人”张顺京,体验讲述党史故事,感悟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于此同时,实践团队多次开展线上党史学习和交流研讨会、查阅相关文献和新闻报道,按照时间线索、空间线索、人物线索、谱系意义线索绘制渭华起义思维导图,同时整理总结同类纪念馆传承弘扬革命精神的先进经验,对比参照渭华起义纪念馆的实际情况提出推动其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实地感悟渭华起义“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伟大革命精神。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郭云珠